当电影《南京照相馆》的镜头扫过1937年的南京城墙,历史悄然浮现,隐隐作痛。在这部现象级抗战电影中,照相馆学徒用生命保存下了记录暴行的底片。
近期,山东多地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展览中那些泛黄的照片、斑驳的钢盔、残缺的家书,何尝不是民族记忆的底片?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
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柳条湖畔的爆炸声成为侵略的信号。短短数月,东北全境沦陷。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创建东北抗日游击队,揭开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序幕。
1931年9月19日,日军在沈阳小西门城墙上向城内射击。
1933年3月,日军进占华北,进攻热河,中国军队在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等地奋勇抵抗,展开长城抗战。其中,喜峰口战斗被当时的日本报纸称为“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坚守在喜峰口的第二十九军战士。
1935年,日本又策动“华北自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北平学生的呐喊响彻全国。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子走上街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逐渐成为全民族共识。
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宣布合作抗日。八路军东渡黄河,在华北敌后开辟战场。晋冀鲁豫、山东等十九块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抗日烽火在敌人后方熊熊燃烧。
展览共分为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四个展区,展览组成13家单位策展大团队,形成强大策展合力。展览综合运用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从创建到胜利的伟大历程,多维度生动再现从太行山脉到黄海之滨,从冀中平原到齐鲁大地,晋冀鲁豫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过程,彰显四省深厚历史渊源与共同抗战记忆,集体致敬与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展览将晋冀鲁豫和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史发展历程进行有机融合来展示,全景式回顾两大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巩固的伟大历史进程,是此次展览山东展区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展览分为“山河染血”“山河不屈”“山河重整”“山河同辉”和“山河铭记”五个部分,共展出革命文物展品330余件(套)、珍贵历史影像400余张,首次突破地域界限,汇聚了四省珍贵的抗战文物、档案、图片及研究成果,以宏阔的视野、详实的史料、生动的叙事将振奋人心的平型关大捷、传奇的铁道游击队、大爱的沂蒙红嫂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感天动地的军民情谊,全方位的、深刻生动地反映抗战精神的深厚内涵和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
【展览时间】2025年7月17日至10月17日
【展厅地址】山东博物馆三楼22号展厅
派兵去山东——八路军第115师在沂蒙展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土沦陷,民族危亡迫在眉睫。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共中央以非凡战略远见,果断作出“派兵去山东”的战略抉择。八路军第115师主力挥师东进,大批党政军干部纷纷来到沂蒙。
八路军第115师挺进沂蒙后,巩固壮大鲁南抗日根据地,与沂蒙军民勠力同心,对日、伪、顽、匪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为夺取全国抗日战争胜利和民族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加紧了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国民党也掀起新的反共高潮,根据地面临着日、伪、顽的夹击,斗争形势严峻。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八路军第115师依靠群众,发展生产,浴血奋战,打破封锁,度过了抗战最艰难的时期。
随着对敌斗争形势的变化,1943年,山东军区开展了局部反攻,1944年起,连续发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攻势作战,收复了大片国土。1945年8月,山东军区部队分5路大军对山东境内日伪军发起战略大反攻,收复了山东80%的土地,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令山东军区主力部队及干部迅速北上,参与东北解放,留下的部队与北上山东的新四军合编。从山东军区走出的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参与了历次重大战役,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八路军第115师与沂蒙党政军民,勠力同心取得的伟大胜利,铁血丹心共同铸就的红色丰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战争的光辉典范。
“派兵去山东——八路军第115师在沂蒙展”全面反映了抗战爆发后,八路军第115师挺进沂蒙,与沂蒙军民勠力同心,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巩固壮大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览时间】2025年8月至12月
【展厅地址】临沂市博物馆(北城馆区)一楼临时展厅
“烽火抗战——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专题展
7月10日上午,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中共龙口市委共同主办的“烽火抗战——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专题展启动仪式在烟台龙口丰仪店村举行。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何以举办如此重要的展览?这得从83年前那场战斗讲起。
1942年3月30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十三团“钢八连”在丰仪店村与日军激战,53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丰仪店村村民含泪将烈士掩埋。
春去秋来,时序更替。83年来,村民们以胶东人民特有的方式祭奠这些无名烈士,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对英雄的崇敬——大年初一先祭拜烈士、再祭拜先人,正月十五为烈士送灯,清明节为烈士添土扫墓,岁岁年年,从未间断。
2024年,村民们与53位无名烈士群体画像合拍的“全家福”,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详见本报2024年10月28日第二版)。自此,这张特殊的照片,架起了小山村与纪念馆之间的情感桥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纪念馆在该村举办专题展,不仅是对抗战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
专题展内涵丰富,共分为“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战斗在白山黑水”“浴血在华北敌后”“华中人民的长城”“华南抗战的旗帜”“从胜利走向胜利”六个部分,通过500余张图片、3.2万字文字,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发展到壮大,逐步成为抗战中坚力量,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
展览突出呈现了胶东元素与烟台元素,从天福山起义高举的抗日大旗到雷神庙打响的胶东抗日第一枪,从西海地下医院的隐蔽斗争到海阳地雷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壮举;从“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任常伦到“四进三出”营救被困群众的马石山十勇士,从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三大奠基行之一的北海银行到有着“伟大之贡献”的胶东兵工厂……一系列鲜活的历史印记,勾勒出胶东大地波澜壮阔的抗战图景。同时,展览运用AI视频技术连接历史与现实,生动还原了80多年前发生在丰仪店的激烈战斗场景。本次展览不仅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方式的创新,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诠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览时间】2025年7月10日
【展厅地址】烟台龙口石良镇丰仪店村
齐鲁壮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
8月13日,“齐鲁壮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走进泰安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共分为“蓄谋侵华 觊觎山东”“抗日烽火 燃遍齐鲁”“团结抗战 巩固阵地”“艰苦奋斗 渡过难关”“战略反攻 夺取胜利”5个篇章。通过3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山东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的光辉历程。每一幅图片都是历史的见证,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诠释着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
本次展览,在原有“齐鲁壮歌”主题展览基础上,增设了6块反映泰安人民英勇抗战内容的版面,使展览更具地方特色。展板中有泰安战役的珍贵照片,也有地下交通线联络站的旧址影像,这些故事不仅属于泰安,也是全中国抗战记忆的一部分。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历史的火种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展览时间】2025年8月13日至9月6日
【展厅地址】泰安市美术馆
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上线
2025年7月7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经过全面改造升级,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http://3d.sdkrzzjng.com/)正式焕新开馆。
7月7日上午,在济南举行的上线仪式现场,观众与纪念馆里的AI数字人互动对话,体验了新馆在元宇宙空间构建、AI智能导览、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方面的前沿技术突破。“红动齐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的五位获奖选手,聚焦纪念馆新馆各展厅的核心场景,以真挚情感娓娓道出展品背后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现场歌手与数字人隔空对唱,虚实交融演绎,共同唱响经典红歌《跟着共产党走》。
面对“网生代”对抗战历史的疏离感,新馆以元宇宙、AI大模型、数字孪生三大技术为引擎,将单向展陈转化为多维互动体验,让游览者在“漫游”展馆时能够即时获取翔实的红色历史与抗战故事。
这是山东运用数字化手段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当孩子们与虚拟英烈全息对话、在游戏中指挥“翻边战术”、用AI修复烈士笑脸时,历史不再是课本里的铅字,而成为可触摸的情感共鸣。
正如《南京照相馆》里的那句“底片不会说谎”,站在这些泛黄的黑白照片前,仿佛能听到当年的枪炮声、呐喊声。它们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书写出改天换地的人民解放史诗。
(海报新闻编辑 王乐双 综合山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临沂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泰安日报、海报新闻等相关内容)
悦来网配资-悦来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理财-配资平台买卖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