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defencesecurityasia》在7月7日的报道,巴基斯坦空军正在积极推进对其F-16 Block 52战斗机进行一系列重要的升级,旨在从美国采购新一代AIM-120D中程空对空导弹,以此替代自2010年起服役的AIM-120C-5型号导弹。AIM-120D导弹具有更远的射程、卓越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更高的命中精度,尤其是它配备了双向数据链和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增强了作战灵活性和战术应变能力。
不过,AIM-120D同时也是美国当前出口管控最严格的空空导弹之一,这让此项升级计划显得格外敏感。从今年的印巴空战来看,巴基斯坦对于其空中作战体系已做出了实质性的选择,其中F-16显然并未被视为巴基斯坦空军的核心力量。5月份的印巴空战是近年来最激烈的一场空中对抗,印度空军出动了包括阵风战机在内的多种主力机型,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了一次突袭行动。对此,巴基斯坦迅速组织反击,多个消息来源显示,当天至少击落了五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阵风飞机。这场空战被普遍认为是巴基斯坦的彻底胜利,几乎无可争议地压制了印度空军。
展开剩余66%更有意思的是,在击落印度战机的过程中,巴基斯坦最为主力的并非F-16,而是中国提供的歼-10C战斗机。这种歼-10C不仅配备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搭载了PL-15远程空空导弹,并与中国的预警机和国产数据链组成了完整的探测—指引—打击体系。相较之下,虽然F-16在名义上仍处于战备状态,却并未被派往战场,俨然沦为了一种战术上的装饰。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基斯坦为何还要坚持对F-16进行升级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从外交角度看,维持F-16系统的作战能力实际上是巴基斯坦对美国表达的一种政治姿态,意在保持双边关系中的最低安全合作水平。此外,F-16作为巴基斯坦空军历史上最为成熟的美制平台,其对于飞行员的训练、维护体系以及部分中程作战任务的支持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如果不进行升级,F-16将逐渐沦为完全没用的摆设,失去其在战场上的实用性。
如果能够成功引进AIM-120D导弹,巴基斯坦不仅可以弥补现役C-5导弹在射程上的局限性,还可能为其混合作战体系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这将使巴基斯坦能够尝试将AIM-120D导弹纳入由中国提供的整体空战杀伤链体系中,与中国的预警机、国产指挥节点及歼-10等战机协同作战,进而实现“中美联合”的战术组合。如此设想本质上是希望通过中国的信息系统获得美国制高精度武器的二次价值,毕竟中国的杀伤链体系才是巴基斯坦空军的核心基础。
然而,理论虽美好,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障碍不可避免。AIM-120D作为美国高度保密的制导武器,其作战数据链以及中段制导更新系统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兼容性微乎其微。再者,中国提供的平台在数据协议和战术指挥格式上,与美制导弹几乎没有任何通用标准。即使巴基斯坦尝试让F-16作为中继平台来接收中国系统的信息,并向导弹发送修正指令,也将面临加密格式和权限限制等多重技术障碍。
从技术融合的角度来看,AIM-120D想要完全融入中国的作战体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当前不是仅仅考虑整合的问题,鉴于土耳其因购买S-400系统而遭到美国断供先进战机,考虑到巴基斯坦完全依赖于中国体系的局面,美国愿意提供AIM-120D导弹的可能性都值得怀疑。
发布于:天津市悦来网配资-悦来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理财-配资平台买卖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